拼音qìng shí
注音ㄑ一ㄥˋ ㄕˊ
⒈ 适宜制磬的美石。
⒉ 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。
⒊ 山名。在今安徽省灵壁县北。
⒈ 适宜制磬的美石。
引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小华之山 ……其阴多磬石。”
郭璞 注:“可以为乐石。”
郝懿行 笺疏:“秦 《嶧山刻石》文云‘刻兹乐石’,即磬石也。”
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“贡璆、铁、银、鏤、砮、磬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磬,磬石也。”
宋 乐史 《太平寰宇记·江南西道·永州》:“磬石。 《荆州记》云:‘ 零陵郡 界通出石磬,亚於 徐州。’”
⒉ 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贝编》:“歷城县 光政寺 有磬石,形如半月,腻光若滴。扣之,声及百里。”
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四:“长安 故宫闕前,有 唐 肺石尚在。其制如佛寺所击磬石而甚大,可长八、九尺……製似今云板之类。”
⒊ 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灵壁县 北。
引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江南三·宿州灵壁县》:“磬石山 在县北七十里,山产磬石,即《禹贡》所云‘ 泗 滨浮磬’也。”
1.我们两国的友谊犹如磬石之固,任何外来力量也动摇不了。
2.灵璧磬石在古典乐器中鹤立鸡群,向来被皇家宫廷所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