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元稹的诗 > 寄赠薛涛

寄赠薛涛

[唐代]:元稹

锦江滑腻蛾眉秀,幻出文君与薛涛。

言语巧偷鹦鹉舌,文章分得凤凰毛。

纷纷辞客多停笔,个个公卿欲梦刀。

别后相思隔烟水,菖蒲花发五云高。

寄赠薛涛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,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。

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,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。

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,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,他们都自愧弗如。

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,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,像天上祥云那样高。

注释

薛涛:字洪度,中唐时出名歌妓。

锦江:在今四川成都市南。滑腻,平滑细腻。峨眉:峨眉山,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。此均用以泛指蜀地。

幻出:化出,生出。文君:卓文君,西汉人,美而多才。慕司马相如之才,与之私奔,为千古之风流佳话的主人公。

巧偷鹦鹉舌:比喻言辞锋利善辩。鹦鹉在古代被认为是善言之鸟。

凤皇毛:比文采斑斓。凤皇:即凤凰。

纷纷:众多貌。辞客:文人,诗人。停笔:谓文士们多因自感才学不及薛涛而搁笔。

梦刀:梦见刀州,即想到蜀地为官。

烟水:泛指风烟山水。

菖蒲:草名,有香气,生于水边。五云:祥云,瑞云。旧以为仙子居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孙建军,陈彦田主编;于念等撰稿. 全唐诗选注[M]. 北京:线装书局, 2002.01.第3174页

2、秦似主编. 唐诗新选[M]. 武汉:湖北教育出版社, 2001.11.第900-901页

寄赠薛涛创作背景

  元和四年(809)三月,元稹授监察御史,出使东川。这一年他年方三十,妻子韦氏尚未去世。元稹到了东川,便与当时有名的女诗人薛涛一见钟情,卿卿我我走到一处。若《全唐诗话》所云可信,则此诗当作于长庆元年(821),因元稹任翰林学士,仅于此年有过一次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秦似主编. 唐诗新选[M]. 武汉:湖北教育出版社, 2001.11.第900-901页

寄赠薛涛鉴赏

  元稹以其艳诗和悼亡诗而闻名,但他的用情不一和对薛涛的始乱终弃,一直被后人诟病。而且,其妻韦氏去世当年,元稹便在江陵府纳妾,不少人认为他口是心非。此诗是元稹写给薛涛的回信,为表达离别之后的对薛涛思念之情。

  诗作所云,单就作品内容而言,几乎全是对薛涛的赞美。“锦江滑腻峨嵋秀,幻出文君与薛涛”,说薛涛为山川名秀所生,同时又以卓文君类比。“滑腻”、“秀”等赞美之词,作者信手拈来,用词巧妙。接下来的两联则说其巧于言语,极具文才,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搁笔,公侯们也都自愧弗如。而末二句“别后相思隔烟水,菖蒲花发五云高”,可以看出还是寄寓了作者很深的缅怀之情的。“菖蒲花发五云高”,这是婉曲表示自己思慕薛涛,而又无由相会的惆怅心情。据说菖蒲花不易开,开则人以为祥。“菖蒲花”在此暗喻薛涛,所谓“菖蒲花发”,句面意思是说自己曾见过这种不易开的花,实际即说自己与薛涛曾有亲密交往。“五云高”即空望美人居处而不可及之。这句写得甚为含蓄。

  此诗就思想性而言,无甚可取。不过是极赞薛涛人才、诗才及辞令之美,表示自己无由再会而怅然相恋之情。然全篇一气贯下,浑然成章,亦是才子佳人相赠的得意之笔。

元稹简介

唐代·元稹的简介

元稹
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
...〔 ► 元稹的诗(562篇)

猜你喜欢

嘲灯花鹊噪

明代于谦

鹊噪灯花亦偶然,人间喜信只虚传。朝朝暮暮知多少,误却归期又隔年。

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 其十五 白石滩

元代杨敬德

湍驶风逾清,水明石可把。倚杖独移时,白鸥翩然下。

下彭城而南微雨即事

明代王世贞

稍尽彭城山,悠然见清淮。微雨虽沾衣,能令山色佳。

出没前后旌,浮云时与偕。浊酒两三行,聊以佐归怀。

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九

明代孙蕡

令子内庭书制诰,佳孙复作序班郎。一门三代沾恩泽,更着锦衣归故乡。

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。用康伯可韵

近现代周岸登

絮云翳日,烟柳断肠,羁游怕寻芳路。徐步青溪,不见春波照窥户。

愁红舞,哀燕语。漫笑我、老怀空负。念佳丽,藉甚当年,忏情无绪。

广陵欧阳永叔赠寒林石砚屏

宋代梅尧臣

磷磷石岸上,浓淡树林分。

隔水见寒岛,暗枝藏宿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