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秧歌
插秧歌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田夫抛秧田妇接,小儿拔秧大儿插。笠是兜鍪蓑是甲,雨从头上湿到胛。唤渠朝餐歇半霎,低头折腰只不答。秧根未牢莳未匝,照管鹅儿与雏鸭。
[宋代]:杨万里
田夫抛秧田妇接,小儿拔秧大儿插。
笠是兜鍪蓑是甲,雨从头上湿到胛。
唤渠朝餐歇半霎,低头折腰只不答。
秧根未牢莳未匝,照管鹅儿与雏鸭。
田夫抛秧田婦接,小兒拔秧大兒插。
笠是兜鍪蓑是甲,雨從頭上濕到胛。
喚渠朝餐歇半霎,低頭折腰隻不答。
秧根未牢莳未匝,照管鵝兒與雛鴨。
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,所以作者也不怠慢,开篇便动手“插”了起来:这分工何等明确,何等精细。拔秧活轻,小儿干,接秧也轻,田妇干;比较起来,抛秧插秧活重,田夫和大儿干。“抛”、“接”、“拔”、“插”,四个动词,准确具体。尤以“抛”字最妙,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。只两句,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,跃然纸上。
三、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。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、之急、之大,否则,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。以“兜鍪”和“甲”分别比喻“笠”和“蓑”,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,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。
五、六两句“唤渠朝餐歇半霎,低头折腰只不答”,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,“唤”的主语没有写出,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。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,按诗意,主语应是“大儿”,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、田妇和小儿。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。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,(抢插何其早,自在其中),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,却无人动作,无人答话,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,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。不如此,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。
结句“秧根未稳莳未匝,照管鹅儿与雏鸭”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:“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,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,您把饭放这儿,我们呆会儿就吃,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,它们要来到田里,可就糟了。”
唐代·杨万里的简介
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,男,汉族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。南宋杰出诗人,与尤袤、范成大、陆游合称南宋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、“南宋四大家”。
...〔
► 杨万里的诗(4083篇) 〕
明代:
李贽
呼朋万里外,拍手层霄间。塞晚浮烟重,天空岁月闲。
断云迷古戍,落日照西山。幸有声歌在,更残且未还。
呼朋萬裡外,拍手層霄間。塞晚浮煙重,天空歲月閑。
斷雲迷古戍,落日照西山。幸有聲歌在,更殘且未還。
:
倪元璐
乍似蛾穿出茧关,惭人丝锦索痴顽。不开后閤主投辖,几失藏舟天赐环。
多事角蹄占白黑,罪言肘手诉朱殷。拚将髀肉填鞍债,耐看朝回马上山。
乍似蛾穿出繭關,慚人絲錦索癡頑。不開後閤主投轄,幾失藏舟天賜環。
多事角蹄占白黑,罪言肘手訴朱殷。拚将髀肉填鞍債,耐看朝回馬上山。
明代:
桂彦良
蛟龙作云雨,蜉蝣出以阴。小大各有适,胡然愁予襟。
架插千卷书,壁挂无弦琴。希贤复希圣,视古犹视今。
蛟龍作雲雨,蜉蝣出以陰。小大各有适,胡然愁予襟。
架插千卷書,壁挂無弦琴。希賢複希聖,視古猶視今。
:
胡直
长陵丹阙倚苍葱,万柏分行辇路通。山出恒宗来王气,水连瀛海扈灵宫。
瑶阶羽卫晴天外,玉殿罘罳宿雾中。却看群峰如跃马,还疑万骑猎秋风。
長陵丹阙倚蒼蔥,萬柏分行辇路通。山出恒宗來王氣,水連瀛海扈靈宮。
瑤階羽衛晴天外,玉殿罘罳宿霧中。卻看群峰如躍馬,還疑萬騎獵秋風。
宋代:
张镃
朝阳鸣凤国之祥,瑞事吾家鸥鹭行。
最爱几声烟外响,和他渔艇独敲榔。
朝陽鳴鳳國之祥,瑞事吾家鷗鹭行。
最愛幾聲煙外響,和他漁艇獨敲榔。
:
方文雄
酒醉诗成后,山钟迫晚归。岚烟千嶂隐,灯火万家微。
放足随高下,忘机任坦巍。明朝如有意,相约莫相遗。
酒醉詩成後,山鐘迫晚歸。岚煙千嶂隐,燈火萬家微。
放足随高下,忘機任坦巍。明朝如有意,相約莫相遺。